山东大众日报:向海图强,现代海洋产业加速崛起
作者:每日风电 2021/09/15 浏览:4042 企业

9月12日16时31分,随着34号风机——远景能源EN-161/5.2MW海上智能风机顺利并网,成功发出山东省“第一度”海上风电,标志着山东省实现海上风电“零”的突破。

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安装58台远景能源EN-161/5.2MW海上智能风机

 

山东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向海图强,山东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推动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培育海洋优势产业。2020年,山东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32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03%,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6.48%,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54处,占全国的40%,稳居全国首位。

 

装备支撑,大国重器夯实深蓝根基

 

在急需发展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山东秉持海洋经济的开放胸怀,积极引进装备能力支撑。

 

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是山东省首批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也是华能与山东省战略合作协议的重点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8.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2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6万吨,对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重要驱动力。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山东迎来发展海上风电的新机遇。规划打造山东省海上风电母港,开发海上风电及陆上装备产业园,建设港口及周边区域风电项目,山东目前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已在烟台海域启动。“我们对山东的前景很看好!现在产线已全力开动,今年要供给116台、总容量超过600MW的海上风机,预计今年能实现产值约40亿元并拉动当地配套产业快速发展。”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说。

 

8月22日,由中集来福士为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三公司和上海博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改造的风电安装平台,在烟台基地码头交付离港。这已是中集来福士第三座海上风电改造项目,标志着公司由“油气行业”向“绿色新能源行业”迈进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开发不过是刚刚起步。丰富的资源,无穷的动能,富饶又危险的深蓝海域,是高科技装备的竞赛场。“蓝鲸1号”“蓝鲸2号”等大国重器相继问世,使得我国跻身全球深水海工装备领域第一梯队,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当前,山东海工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正在走向千亿元层级。中国海工集团北方总部落户烟台、正在筹建中,中集集团与国丰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组建烟台深海海洋科技集团……海工装备不仅自身就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更为海洋牧场、海水淡化、海洋化工、深海勘察等其他海洋新兴领域提供了基础支撑。

 

海洋交通运输业是山东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200亿元。近年来,山东沿海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以青岛、烟台、日照三大港为主要港口,威海、潍坊、东营、滨州等地区性重要港口为补充的沿海港口群发展格局,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综合实力居沿海省份前列。

 

企业加力,政府扶持。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栋表示,结合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实施,在日前出台的《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四批)》中,围绕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发展,针对性研究提出了以财税政策为主的5项政策,突出重点领域,扭住关键环节,含金量和操作性都非常高,“省市财政拿出真金白银大力支持海洋产业发展,让涉海企业能够直接感受到、享受到政策红利。”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3000多公里绵长海岸线边,16万平方公里蔚蓝色国土上,现代海洋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勃然生机,劈波斩浪,书写着山东向海图强的梦想与未来。

 

来源:大众日报

                   
本文由中国风电新闻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更多风电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hinawindnews投稿邮箱:357531359@qq.com
京ICP备14060144号-3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