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能源丹麦十年
作者:每日风电 2018/06/14 浏览:6266 企业
  5月是丹麦最好的季节。
  飞机到比隆机场,再驱车约一小时,就来到了丹麦西北部城市锡尔克堡。5月31日,远景能源在丹麦的新办公大楼在这里盛大开幕。丹麦外交部国务秘书Susanne、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商务处商务参赞张舒静、丹麦风能工业协会CEO Jan Hylleberg、丹麦风电“教父”Henrik Stiesdal 等人悉数到场,共同出席新址开业和成立十年庆典。
  10年前,早在远景能源成立之初,创始人兼CEO张雷就选择在这里建立全球创新中心(Globle Innovation Center,简称GIC)。作为远景能源全球技术创新及风机测试验证中心,GIC目前拥有外籍工程师40多人,专注风电前沿技术和风机产品的早期研发,同时与远景上海研发中心有效协同,共同面对和响应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需求。如今,远景能源是在丹麦投资最大的中国企业,也是在丹麦拥有最大规模研发中心的中国企业。
微信图片_20180614100254
图为远景能源GIC新落成的办公大楼
  十年前,一个大胆的决定
  Anders V. Rebsdorf 是远景能源GIC的负责人,曾经在歌美飒和维斯塔斯工作,是远景能源在欧洲的第一个员工。他至今仍记得十年前张雷打电话邀请他的情形。“那时远景在国际上名不见经传,在企业初创期投入大笔资金成立GIC,无疑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
微信图片_20180614100300
图为远景能源GIC负责人Anders V. Rebsdorf
  “那时候远景在国内刚刚起步,但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决定,把公司更早地置于国际视野和技术最前沿。张雷后来也经常说,创业初期虽艰难,但那时候,‘丹麦的账单来了我也是闭着眼睛签的’。” 远景能源副总经理王晓宇博士回忆说。
  正是由于这样的勇气和决心,远景能源的与众不同,从甫一建立就已经展现。与一些风机设备企业单纯买特许权的做法不同,远景初创之时就坚定地要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王晓宇博士说,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因此,GIC这些平均拥有15年以上风电专业技术经验的丹麦、德国工程师,是远景能源创新能力的宝贵财富。
  丹麦外交部国务秘书Susanne在远景丹麦新址开幕式上的发言,或许可以解释远景能源当时的选择。“丹麦是全球利用风能资源和能源转型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丹麦38%的电力供应来自风电。不仅如此,丹麦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风能公司,从业者经验丰富,研究机构和测试验证能力世界领先。丹麦向所有希望推动风能技术发展的公司开放。”
  锡尔克堡所在的日德兰半岛,是丹麦机械工业的发源地,不仅有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更有丹佛斯、格兰富、LM 叶片、Orsted等世界著名的机械企业。当地的教育培训体系、人才环境和机械供应链体系,为远景能源提供了持续吸取创新养分的土壤。
  协同研发,上演锡尔克堡-上海“双城记”
  曾经有人问,远景丹麦的研发中心开发了哪些产品?老外真的熟悉中国市场吗?对此Anders开诚布公,丹麦的工作节奏、工作文化和中国真的有很大差异。
  “GIC成立早期,语言是最大的障碍,但张雷非常注重招聘英语和专业技能都好的人才,因此更好地连接了上海和丹麦。” Anders说,此后的碰撞更多体现在不同的工作节奏和文化差异中。“丹麦工程师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们平均从业年龄15年以上,更为资深,不用专注于每个技术细节,关注趋势和前沿,同时给出上海研发团队一些方向性的指导。例如,几年前欧洲就开始关注风机降噪问题,当时中国少有关注。现在,随着中国市场分布式风电的发展,已经产生了需求并有很多讨论。因此,GIC的技术储备就可以派上用场,及时满足中国国内市场需求。”
  GIC十年成绩斐然。2013年,GIC主导开发的3.6 MW Game Changer两叶片海上风机在丹麦并网发电,成为第一家在风电之乡丹麦竖立风机的中国企业。这款采用全球首创的局部变桨技术和碳纤维主轴技术的智能风机,使海上风电建设成本降低了20%以上。
微信图片_20180614100410
图为3.6MW Game Changer两叶片海上风机
  GIC主导开发的远景4兆瓦平台海上风机产品,是目前中国海上运行业绩最长的两款风机之一。这款风机目前也已经成为远景的核心产品。Anders表示:“我们的4兆瓦海上风机研发,是建立在对全球海上风机运行失效模式了然于胸的前提下开展的,这是远景技术研发最核心的理念。GIC的同事们访遍欧洲海上风机失效模式的所有细节和原因,并拥有海上风机运行的长期数据。开发大兆瓦的风机并不难,难的是整个产业链可以批量可靠运行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GIC做出了很多努力。”
  据了解,GIC也主导开发了远景3兆瓦平台风机产品。目前重点承担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中的EcoSwing超导风机项目的研发,这也是中国企业在欧盟获得最大金额的研发支持。此外,GIC对于叶片材料、发电机制冷技术、传感器技术、降载、控制等技术的研发,目前都成为远景能源在技术创新和产品配置上的关键技术输入。
  在王晓宇博士看来,GIC与上海研发中心有效融合和协同,是远景风机技术快速创新迭代的重要支撑。“丹麦的同事经验更丰富,我们会把更多的概念设计放在丹麦,和中国市场的需求、供应链、大部件支撑之间做充分的迭代。一个好的开发工程师,一定要深入市场,深入理解组装的生产线、供应商的条件约束。GIC核心技术工程师都在上海常驻过,上海研发中心的核心骨干、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的希望之星,也都在丹麦工作过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GIC的同事也帮助了上海的技术工程师不断成长。”
  人才浓度激发创新后劲
  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均面临深刻变革。唯有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能源变革。毋庸置疑,人,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如今,远景是一家拥有20%外籍员工、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的全球化能源技术公司。包括丹麦在内,远景全球已建成八大研发中心。在远景的管理层看来,人才是远景作为技术创新企业最大的财富,来自全球各地不同领域的顶尖人才,经过精心挑选、培训和挑战磨炼,快速融入远景文化,与远景共同成长,使远景具备了拥有更多创造力和创新理念的可能性。
  “远景能源产品研发的宗旨是追求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的持续下降。”王晓宇博士说,所有的人才战略都要服务于这一目标。“当我们判断一些新的技术方向很重要,会在这个领域去寻找业界最顶尖的人才。全球研发中心的布局也是如此,哪里有远景战略发展需要的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哪里就是研发中心建设的重点。”
  丹麦GIC主要聚焦在风机研发和创新,因为丹麦汇聚了全球顶尖的风电技术人才;科罗拉多是美国的航天中心,聚集全世界最优秀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叶片最核心的技术体现在空气动力学方向,因此远景建立了美国科罗拉多空气动力学研发中心。远景在美国硅谷的全球数字能源创新中心,目标是锁定更多的数字能源和资产评级顶尖专家。美国休斯顿是全球能源的信息集散地,因此远景建立了休斯顿软件开发中心。
  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知识外溢效应,知识存量在相互碰撞中形成新的知识增量,存量越多,增量越多。丹麦也好、美国也好,远景的初衷是通过生产力全球化布局,利用各地人才优势,服务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 围绕人才建能力的中心,是我们的核心思想。”王晓宇博士说。
  从风电故乡丹麦到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中国,远景用全球化布局和持续的价值创造,表达了致力于实现美好能源和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决心。
                   
本文由中国风电新闻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更多风电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hinawindnews投稿邮箱:357531359@qq.com
京ICP备14060144号-3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