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规总院副院长易跃春:2022-2023年海上风电行业要靠地方政府给予支持
作者:能见APP 2020/09/07 浏览:4418 头条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分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于2020年9月6日-8日在盐城召开。能见App全程图文直播。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与展望》的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全文:

 

 

易跃春: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到盐城参加新能源高峰论坛。现把一些海上风电规划的相关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目前十四五规划正在进行中,相关的研究有待审定发布。首先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量增量的主体,单一品种和多品种共同发展。陆上风电和光伏,由于经济性比较好,在十四五里面会成为主体。海上风电和地热,由于成本的降低,通过努力,在十四五末有可能具备市场化的条件,经济性比较好,将成为十五五的新增量的能源主体。

 

发电是基础,我们的电力装机全世界第三,到今年上半年有700万千瓦,通过装机,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链,目前风机的制造、施工都具备了4-6兆瓦的能力。

 

风机成本也取得了显著的降低,目前大概平均水平在1.4-1.8万元左右,风机基础和输变电工程在目前单位兆瓦成本里面排第三位,未来技术成本会降低。通过目前的梳理来看,全国的海上风电有望达到830万千瓦以上的装机。

 

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会面临着一些考验。海上的资源已经饱和,未来进一步的规划发展,要加强深远海的相关的管理办法,规划相关的政策研究和推进。

 

2021年以后,海上风电要发展,一是要通过产业界自身的努力,2022、2023年左右,还是要靠各级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大家共渡难关。通过有限的地方给予补贴或者投资补贴,让这个行业保持平稳的发展,最终实现2025年平价上网,为后面进一步大规模的发展夯实基础。

 

能源转型应对气侯变化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早谋划,早主动,沿海省份充分的利用海上资源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能源转型,应对气侯变化都将是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行业发展需要一定的规模,每年需要保证200万以上的规模才能够使这个行业不出现大的跳跃式断层,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每年200万,到2025年,全国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以上,如果按照现在产能500万千瓦,需要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问题就是国补退出了以后大家怎么样努力,才能不会出现大的断层,支撑2022、2023年的过渡。

 

在十四五里面要进一步优化近海,近海还是支撑十四五海上风电的重要基础。也要结合下一步的发展,探索推进深远海的规划示范,以及创新方面的工作。

 

基于现状情况,在十四五发展思路里面,行业需要政策的支持,需要国家和地方因时因地的支持这个产业的发展。要探索海上风电的集中送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把电价的成本进行分摊。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降低成本,发挥企业或者制造企业主导的方式,看看谁能够把产业链的优势成本降下来,能够把这个产业做大,通过市场化配置资源,鼓励这个行业做大。对于深远海来讲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为后续夯实基础。

 

江苏省资源禀赋优、产业链完善、开发潜力大、发展韧性足,“十四五”以及中长期海上风电将持续稳步发展!

 

江苏占全国风电的三分之二,盐城又占了江苏的三分之二,走出了一条通过规划做活项目的布局,通过项目的建设,支持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降低成本,又反过头来推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我国具备开发建设海上风电的良好条件,勘测设计水平和施工建设能力日趋成熟,装备能力提升显著,产业配套齐全,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逐步推进与成熟,中国海上风电将展现更加良好的发展势头。

 

水电总院作为中国风电及海上风电的技术支撑单位,具有技术、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我们在做好中国海上风电建设技术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愿意与全国海上风电相关政府机构、项目开发企业、设备制造厂家、科学研究机构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海上风电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谢谢大家。

 

(发言根据速记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本文由中国风电新闻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更多风电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hinawindnews投稿邮箱:357531359@qq.com
京ICP备14060144号-3

微信二维码